概况
我国境内地蒙古族共有480万余人,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,其余分布在新疆、青海、甘肃等地的蒙古族自治州,县;河北、河南、宁夏、四川、云南、北京等省、市;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的蒙古族。
蒙古族民歌的分类
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分类法。一是按题材分类,分为狩猎歌、牧歌、思乡曲、赞歌、宴歌、谚歌、儿歌、叙述歌等;一是按体裁分类,分为长调歌曲和短调歌曲。
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
音阶
蒙古族民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,多为五声音阶,很少使用五声以外的音。在蒙族民歌中所出现的无声以外的音,除作为经过音或装饰音之外,常构成综合调式七声音阶,即一首民歌中出现调式交替或转换。
调式
蒙古族民歌以羽调式和徽调式为主,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。
旋法
旋律线条——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线条经常呈抛物线型。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常位于中部。
跳进——跳进在蒙古族民歌中经常出现,特别是音程较大的跳进,在蒙古族民歌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,是形成蒙古族民歌开阔、稳健、骠悍性格的中心环节。其中常见的有四度、五度和八度跳进,以及由甩音、倚音造成的超过八度的大跳。